新闻中心

机器人产业要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之路

2016-9-27 19:23:01浏览次数:

    在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在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机器人产业迅速升温,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设企业不断增多,许多传统机械制造、家电等企业也纷纷向机器人领域拓展,自主品牌机器人产业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中国机器人产业.jpg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化能力不强,企业发展良莠不齐,“小、散、弱”问题突出,行业存在高端产业低端化发展风险。总体而言,我国机器人企业同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针对这一问题,将“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加快培育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效率高、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度高、综合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机器人国际知名品牌。大力推进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


一、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

    自2009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发展高峰,一批企业开始投入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经历了2-3年的技术积累及样机研制阶段,2012年以后自主品牌机器人的生产能力逐渐形成,一些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突破,研制出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器人产品,并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1、本体制造企业


    在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沈阳新松、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安徽埃夫特、上海新时达、常州铭赛等企业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行业内具备一定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现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先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其生产的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已达到数十种,应用覆盖焊接、装配、打磨、抛光、码垛、涂装、冲压等领域,并开创了首条中国民族品牌机器人为国际高端汽车品牌提供冲压零部件的生产线的先河。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机床数控系统研发、生产基地,依托20多年的工业控制技术和制造经验,广州数控研发生产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等关键功能部件。在六轴关节机器人销售方面,2015年相比2014年有将近80%的增幅。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高端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领军企业之一,其利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并每年持续保持近100%的高速增长态势。


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奇瑞汽车的子公司,机器人都经过奇瑞汽车生产线考验,主要产品包括六轴通用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作为国产机器人销售规模较大的品牌之一,目前埃夫特已建成机器人批量装配线,拥有了年产能万台产业化能力。


2、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


    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南通振康、苏州绿的、秦川机床等企业在国内工业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的研发及生产方面有所突破,但在产品稳定性和产业化能力方面与国外仍然存在差距;此外,深圳固高、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汇川技术等企业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的研制方面也各具特色。


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

    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率先实现小批量生产并销售RV减速器的企业,其RV精密减速器制造技术精确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成为国内唯一批量生产RV精密减速器的企业。2015年RV减速器产量达到9000台。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谐波减速器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大扭矩、大速比、小体积等特性,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数控机床、半导体制造、精密机械驱动控制等领域,特别是在对减速器有高精度、低转速、大扭矩等特殊要求的工业机器人行业有很大的技术优势。2015年减速器出货量约3万台。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引入美国硅谷创业模式,汇集了一大批在运动控制、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有独特建树的科技精英,专业从事运动控制产品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及技术服务工作。


3、系统集成企业


    在系统集成领域,国内部分系统集成商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典型企业包括沈阳新松、唐山开元、长沙长泰、广州瑞松、华恒焊接、巨一自动化等。


唐山开元特种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唐山开元特种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厚板结构件机器人焊接系统、智能化柔性焊接生产线、MICROBO便携式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业务,在国内焊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工程机械领域系统集成,经验丰富。


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从系统集成做起,逐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己的机器人产品。


长沙长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长沙长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专注于铸造、危险品制造、汽车整车领域、家电、轻工的智能生产线。


4、服务机器人企业


    服务机器人方面,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的产品包括清洁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AGV等,并涌现了一批研产结合良好的企业,如大疆创新、科沃斯、沈阳新松、浙江国自、上海未来伙伴、北京天智航、银星智能、天津深之蓝、深圳繁星、优必选、致臻科技、重庆金山科技、好小子、康力优蓝等。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在大疆之前,无人机主要应用在专业领域,产品专业化程度高、对操作要求门槛高、产品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大疆通过技术创新,把无人机扩展到了普通消费者的层面,迅速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技术优势”加上“低成本批量生产”形成了大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2009年到2014年间,大疆的销售额以每年两到三倍的速度增长,目前年销售额已达10亿美元左右。


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最具知名度的企业之一,具有较为完备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线,涵盖扫地机器人地宝、擦窗机器人窗宝、空气净化机器人沁宝、太阳能面板清洁机器人锐宝、导购机器人旺宝以及机器人管家亲宝等。


2015年营业收入超过23亿元人民币,在国内清洁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


二、国内企业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虽然近几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快,但同世界知名企业相比,我国机器人企业在收入规模、市场占有率、核心技术自主性、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1、企业规模差距

    由于十分看好我国机器人产业迅速增长的市场空间,国际机器人巨头纷纷进入我国市场,设立生产基地,并建立起了遍布全国的庞大营销网络,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的市场空间被大大压缩,成长机会被剥夺,造成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化程度较低。


    即便是国内龙头企业的规模也远低于国际机器人巨头百亿元的规模;国内首家取得医疗机器人产品注册许可证的天智航医疗2015年销量仅为4台,而美国直觉外科公司所生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015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全球销量达到492台;国内服务机器人龙头企业科沃斯的扫地机器人业务年营业收入约为1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知名企业iRobot在2015年实现收入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


2、市场占有率差距

    从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15年外资品牌机器人占据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约67.5%。其中,ABB、库卡、安川、发那科具有绝对优势,爱普森、川崎重工、欧地希、那智不二越、现代、ADEPT等国际二线机器人品牌的产品各有特点,产品性能部分优于“四大家族”,在细分领域有较大市场份额。而新松、广州数控、埃夫特、埃斯顿等国内工业机器人四大家,仅占据国内市场约8%的份额,与国外生产厂商相比表现悬殊。


3、核心及关键技术自主性差距

    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生产所需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部件大量依赖进口;服务机器人在机器人精确控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和电机驱动器、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研发及加工装配工艺等瓶颈问题上与国外企业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一局面如不尽快打破,我国机器人产业将面临空心化风险。


4、质量和品牌形象差距

    国外知名机器人厂商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产品质量稳定性好,品牌知名度高,以德国KUKA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十分注重产品质量和细节,如在机器人产品说明书上,能详细到每一个零部件细节,德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更是以“隐形冠军”著称。


    相对而言,国内一些机器人生产企业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概念样机炒作和资本运作方面,而非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方面,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购买零部件简单组装后推向市场,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差,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三、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无论是从国际市场还是从国内市场来看,同国外知名机器人生产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技术储备、市场份额、品牌形象以及产业链控制方面都处于弱势,并没有与其正面竞争的实力。


    因此,当前国家鼓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并非鼓励企业盲目发展各类机器人产品,而是引导企业结合自身条件、围绕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发展。


    一方面,引导企业开展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鼓励不同领域企业间跨界融合和重组,大力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打造知名度高、综合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机器人国际知名品牌;


    另一方面,鼓励细分领域中小型企业专一方向,专注主业,集中资源,致力技术创新,精细管理,形成特色。最终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机器人企业紧密结合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