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冠疫情推动“医疗IT信息化”

2020-6-16 14:17:27浏览次数:

本次新冠疫情对于医疗IT的影响分两方面,短期看,院内就诊感染风险的提升造成轻症患者就诊方式的被迫切换,这种切换为互联网医疗远程问诊、药品配送的线上发展提供了机遇。

疫情的出现打破医疗系统运行常态,进入一种紧急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往往会暴露常态下不会暴露的短板。中长期看,在紧急状态过去之后,这些短板需要被着力补齐。我们认为,院内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和物联网医院的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升级。

3.jpg

那您会好奇?什么是医疗IT?和IT设备有什么关系?

医疗IT一般广义就是医疗信息化,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从2009年至今已全面启动。我国医疗信息化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全国共有约900家医院实施医院信息系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在2003-2008年期间,大部分三级医院和80%二级及以下级别的医院已经开展了信息化建设。2009年至今,随着新冠疫情影响,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的不断推广,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启动。

2.jpg

医疗信息化具体定义为三大IT投入环节,即医院IT、医疗支付IT和医药IT,医院IT指智能的IT设备等辅助工具。医疗支付IT是简单优化且多样化流程,医药IT是资料的搜集和留存,能在不同地方同步查询到。

2.jpg

医疗IT之一:互联网医疗

疫情成为互联网医疗刚需落地的助推器。此次疫情具有高传染性的特点,因此医院成为交叉感染的高风险区域。普通感冒等轻微病症患者采用在线问诊,送药上门的方式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前往医院进行暴露,能够降低感染风险。另一方面,激增的病患数量使得武汉市大型医院不堪重负,轻微症状患者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进行诊疗,也能够有效缓解医院接诊压力。

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及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

医疗IT之二:区域卫生信息化

从历史来看,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激发新一波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热潮。这也是我们前文所说的补短板逻辑。2003年SARS疫情过后,我国启动了第一波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2009年H1N1疫情出现后,2010年,财政部和发改委连续启动了多个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卫生信息化项目。这些公共卫生事件促使了全国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完成从无到有的覆盖。

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的水平目前停留在2级水平,渗透率不超过5%。预测显示到2022年,我国电子病历在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的渗透率有望达到90%、60%和40%,这预示着我国电子病历在未来将迎来快速提升时期。

5.jpg

医疗IT之三:物联网和互联互通

在传统医院场景下,病人在挂号、问诊、缴费、检验、复诊、拿药等环节流动。伴随着这些流动的是各种物流和信息流,一般情况下,这种流动没有问题,但在高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下,这种流动就造成了院内传播非常大的风险。

预计2019-2022年我国电子病历带来的医疗信息化行业规模持续往上增长。根据相关预测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我国2019-2022年电子病历将迎来爆发期,规模增速分别为136.60%、107.60%、84.10%和34.50%,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5.42亿元,电子病历有望成为医疗信息化占较大的细分领域之一。

6.jpg

今年相关医疗政策陆续出台,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与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仅为2亿,主要还停留在PC互联网阶段,医疗信息化刚刚起步,以医疗广告、线上问诊和医疗信息搜索为主,属于行业探索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规模扩大以及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创业企业纷纷涌入,互联网医疗认知度开始广泛形成。国家自2018年陆续推出“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已达到491亿元。我相信疫情过后,国家会扬长补短,继续加大智慧医疗等相关医疗领域的政策,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元,增速稳定在40%左右。


医疗IT、互联网医疗的相关资讯:

疫情之下的智慧医疗

智能门禁一体机升级,戴着口罩也认出你

重点来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2.0正式发布!